在5月30日的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上,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揭晓,授予马大为等26名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章;授予丁文江等251名科技工作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在26名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奖者中,有4位来自上海,分别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的马大为院士、复旦大学先进材料实验室主任赵东元院士和中国商飞工程总师陈勇;此外,上海交大丁文江院士、复旦大学金力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等14人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资料图片)
葛均波院士近日在谈到创新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医学创新的发展需要突破常规的‘离经叛道’。纵观历史,心脏曾被认为是医学的‘禁区’,正是医学先驱们一次次地突破禁区,大胆创新,心脏疾病对人类的危害才大大降低。”
长期以来,中国的心血管医疗器械都由外企垄断,中国企业一直处于模仿和跟随阶段。葛均波从带领团队研制出中国首枚可降解药物心脏支架,到实施全球首例多聚合物瓣膜人体植入,20多年来,他一直奔跑在医学创新第一线,推动中国医疗器械的本土创新,还创立了中国心血管创新俱乐部CCI,鼓励医生为源头的医疗器械创新,加大医工交叉跨界合作。
他在刚刚闭幕的第17届东方心脏病大会上表示:“我也经常与负责医疗器械审评的专家探讨如何加快我国的医疗器械创新步伐,我认为医疗器械的批准上市肯定首先是要保证安全性,但医学上所有成功的创新都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因此我们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给予企业一定程度的试错空间。”
他还多次强调应从科研评价机制方面激励创新。“每项国家科技奖的背后,都是科学家们平均16年坐冷板凳。”葛均波表示,“要解决制约科研发展的问题,就要完善与基础研究特点相适应的保障、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保障性经费的拨付力度,建立稳定支持自由探索的机制,让‘板凳甘坐十年冷’的专注得到更多褒奖。”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院士多年来也一直呼吁应从科研体制上进行改革,鼓励更多年轻的科研人员投入原创性研究。
马大为在日前举办的中关村论坛上表示:“年轻人没办法做太多原创性研究,这可能是阻碍中国未来科学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过去十年里,大量科研人员回国进入高校,但科研资源并没有像回国人数一样成倍增加。“大部分进入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人员,仍然缺乏做原创科研的精神。很多做的工作都是跟着别人做一些热点研究,这样可以很快地发一些文章,这与我们的科研体系也有很大的关系。”马大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他认为,要鼓励青年科学家搞原创,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投入多少资金,而是要改变现有的科研体系和环境,否则很难产出有影响力的重要成果。“中国并不缺乏优秀的科研人才,而是缺乏培养优秀人才的土壤。”马大为表示,“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将更多资源向最优秀的那部分人才倾斜,鼓励他们心无旁骛地做基础研究,少一些无序的竞争,就可以多做一些长期的研究工作。”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