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库恩将不同时空的元素穿越与并置,强烈、清晰的轮廓线条及色彩缤纷的特质,将自然主义元素与高度人工形式的语言相结合,体现出强烈的个人特色。苏珊·库恩对油画、复合材料、版画、陶瓷等媒材皆有涉略。她在求学时代曾与新莱比锡画派同侪一起学习,作品带有德国浪漫主义色彩,其中可见山脉、月光、朽木、动物等自然的描绘,巧妙结合历史元素。
Rosella, 2022, 52x38cm,
Ink and watercolour on paper, framed
【资料图】
库恩的绘画多以年轻女性为视觉焦点,在多层次繁复的空间中移动,特殊安排的构图及精确的细节描绘,让对象在空间中产生微妙的平衡,超现实的场景犹如当代舞台剧中流动变化的关系。人造空间也是库恩作品的核心,她经常引用扬·凡·艾克或丢勒等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作品的构图,在空间、氛围与光的层次上让现实产生精确的幻觉。
This is the back of my garden, 2023, 180x140cm, Acrylic on canvas此外,她更撷取日本版画、当代绘本或虚拟现实的元素,邀请观者进入她所创造的虚拟世界中漫步与探索,在超现实的末日场景中,人类、机械与猿猴的相遇,暗喻文明世界的起灭、大自然的抵抗与人类摆荡的宿命。库恩亦尝试限制色彩运用,有时甚至保留了大篇幅画布的白图像,运用低限的色彩,令焦点专注于主体对象。她创作复杂的场景,让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界限被打破并重新排列,不同的时空背景中,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视角及相对的比例尺。近年她更重新定义了描绘的对象,减少复杂的画面语言,改变画面的意境,持续探问自己如何处理图像和图像之间的关系。
Still life with images and flowers, 2023, 160x120cm, Acrylic on canvas关于艺术家
苏珊·库恩(Susanne Kühn),1969年生于德国莱比锡,以写实风格为基础的绘画作品将不同时空的元素穿越与并置,其作品具有强烈、清晰的轮廓线条及色彩缤纷的特质。于德国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主修绘画与版画,纽约视觉艺术学院和亨特学院学习,并获得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的拉德克利夫奖学金。在纽约和波士顿生活多年后,库恩现居住于德国弗莱堡生活创作,在纽伦堡艺术学院担任教授。
The Elitist, 40x30cm,
Oil on linoleum on panel, 2020
作为一位优秀的图像叙事艺术创作者,鲁普雷希特·冯·考夫曼选择围绕人的多种层面,利用当代绘画的视觉语言展开批判叙事与平行现实幻境。他创作油画、雕塑和纸上作品,灵感常常来自于生活经验以及文学阅读、音乐、电影等,其中尤以电影影响甚巨。相较于电影的时间叙事与声线的交织,绘画是定格的作品,考夫曼在绘画中引入前与后的分隔,以此打开更多表达的可能性,观看随着画面构图的引导往往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他擅长观察与捕捉人的形象,但并非创作传统的“肖像画”。他的作品中常见反复被厚涂消失、模糊的面孔,指涉未设限且开放的人物形象。透过低彩度、抑郁色彩的连续性构图,考夫曼擅于捕捉深刻的个人时刻、个体的脆弱,也暗示一种普遍的人类经验。
Die Wild West Show, 153x184cm, Oil on linoleum on panel, 2019具象艺术(Figurative Art)中的作品形象以现实世界中的对象为基础,并在各种可辨识的人事物中带入艺术家的观点与思想。考夫曼以内敛且细腻的方式进行人物绘画,以开放幽默的手法描绘当代人的矛盾与失落,创作融合超现实及荒诞不羁,谈论个人的疏离及孤独寂寥。他擅长在作品中讲故事,拥有充满黑色幽默及浓烈忧郁色彩的风格,一如其他跨越时代的创作者,反映出当下人们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的行为、思想和感受。
Fragmented Nude, 90x130cm, Oil on linoleum, 2017关于艺术家
鲁普雷希特·冯·考夫曼(Ruprecht von Kaufmann),1974年生于德国慕尼黑,毕业于BFA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曾任教柏林艺术大学、汉堡应用科学大学和莱比锡美术学院,现居住于柏林。作为一位优秀的图像叙事艺术创作者,他选择研究围绕人的各种层面,利用当代绘画的视觉语言展现批判叙事与平行现实幻境。
鲁普雷希特·冯·考夫曼 / 苏珊·库恩双人展《伏笔》
The Airport(Still)4, 2016, Three channel HD colour video installation时长53分钟的《机场》是一件深奥莫测的沉浸式影像装置,其叙事跟随一位宇航员的脚步展开,他降落在希腊南部,并把基地建立在雅典附近的一座废弃机场。影像中有许多无家可归的神秘人物,比如一位身穿晚礼服、重温自己的过去与未来的老人,以及一只猎食的猩猩和几个孤独的旅人。
艺术家借鉴希腊导演西奥·安哲罗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的移动长镜头,对雅典及希腊南部的景观进行了跟拍。通过如梦似幻的场景,作品探讨着帝王统治产生的深远影响,深掘萦绕着人们集体意识的记忆——这些徘徊不散的往事既体现于实体的建筑遗迹中,也存在于几代人的心灵轨迹中。
伴随悠扬的背景音乐,交织着电影、文学、哲学和艺术的叙事勾勒出人类废墟与自然风景并存的画面。亚康法在这件作品中还呼应了两位电影大师的创作——影片松散灵活的时间线参考了斯坦利·库布里克1968年执导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对西奥·安哲罗普洛斯(Theo)的借鉴则体现在镜头、角色与场景的持续移动,及其呈现出的诗意。
The Airport(Still)1, 2016, Three channel HD colour video installation《机场》是亚康法众多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他在1980年代以“黑人音频电影团体”(Black Audio Film Collective)创始成员的身份崭露头角。在过去的40年里,亚康法一直用影像来挑战传统历史观,直面后殖民主义、非裔种族身份认同、离散经验、人口迁移以及环境破坏等议题。他以蒙太奇与拼贴技术闻名,作品以融合影像资料、新闻片段、摄影静帧与全新拍摄的素材为特色。通过哲学辩证法,以及采用来自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图像,亚康法构建出复杂巧妙的观影体验,邀请我们以批判性的视角审视历史叙事。
关于艺术家
约翰·亚康法出生于1957年,目前在伦敦生活和工作。他在世界各地广泛地举办过个展,是著名英国艺术家、电影制作人,作品多围绕回忆、后殖民主义、时间性和美学等话题,探索全球移民的海外经历。
约翰·亚康法《机场》
展期:即日起至10月14日
地址:里森画廊北京,北京市顺义区金航东路3号院D7楼4层
卡米耶·昂罗,《烟拿反了(次要问题)》,纸本水彩装裱于复合板,153×193 cm,2015此次展览《邻居》遴选了余德耀基金会“未来”板块中收藏的14位新兴艺术家的作品,通过他们的代表性创作,在“非实地性(placelessness)的时代”背景下,摆脱一般意义上社群聚集需具备的经济基础、种群偏好、社会资源等现实要素,使臆想中或被异化、或被美化的“他者”突破物理条件的桎梏,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与视野,从而展开关于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地方故事。由此,观众将在与作品的交流中自发矫正、挖掘并寻获关于“自我”的叙述、“世界”的面貌以及“我”与“世界”的相处之道。
杰拉西莫斯·弗洛雷托斯,《小的士男孩》,布面油画,198.1×163.8 cm,2016此外,《邻居》也试图在学科交错、信息庞杂的艺术深海中,赋予本地观众一个克服“矮化恐惧”的阅读身份,以缓解其作为“尴尬而冒进的他者”在步入艺术领域时所经历的窘困。在由不同地方故事交织出的邻里中,创作者与观众不再互为遥远的他乡,人们也不必担忧自己真切而朴素的观察、对邻门故事的好奇是一种露怯的表现。通过日常图像的蒙太奇,观看者或能更为自由地通过与《邻居》的对话去寻获“镜中我”。
五木田智央,《双重奏 #2》,布面丙烯、水粉、水彩、粉彩,194×194.3 cm,2019 格蕾丝·韦弗,《十字路口》,布面油画,241.3×226.1 cm,2020关于展览
《邻居》
展期:即日起至10月7日
地址:余德耀美术馆项目空间,上海市青浦区蟠鼎路177弄3号SD129 雪竹轩
编辑-原晓
新媒体编辑-Monster C
文字-大玉儿
图片-PJ ARTS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